春季大闸蟹养殖管理的八个要素
春季是一年养殖工作中很重要的一步,是建立生态养殖的重要环节。春季水温逐渐回升,此阶段塘蟹养殖管理对于全年生产至关重要,是养殖大规格河蟹,夺取高产高效的重要基础。此时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清好塘。首先是要消毒池塘。经过一年的养殖,池底积累一定的淤泥,这些淤泥将会成为各种病菌和寄生虫繁衍的最佳场所,因此在蟹种放养前,利用冬春闲塘期间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清塘消毒。具体做法为:
将池水彻底排干,让底泥充分冰冻,并接受阳光曝晒,以达到杀死病原体的目的。另外再用生石灰(60~75kg/亩)化水趁热全池均匀泼洒,次日用长柄耙将池底淤泥和石灰浆充分搅拌,以彻底杀死病原体。同时加高、加固堤埂,以防夏季汛期时,大水漫池造成逃逸。
二、管好水。春季自然水源中是野杂鱼繁殖盛期,为防止野杂鱼混进河蟹池塘,残食河蟹并造成争饵、争氧,因此,在进水管道上一定要严格安装双层滤网,确保万无一失。养殖过程中,做好池塘水质管理养护,确保养殖池水肥、活、嫩、爽。另外为了促使河蟹早摄食、早生长,晴朗的天气应将池水降到30厘米左右,在阳光的照射下,水温较快升高,以利于河蟹摄食生长;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,要适当增加池水深度,以防止池中水温变化幅度过大。
三、放好蟹。要选择规格整齐,体质健壮,爬行敏捷,附肢齐全,健康无伤、体表洁净的优质健康蟹种。蟹种规格应在每120只/千克以内,内塘圈养亩放500只~800只。蟹种放养时,最好用高锰酸钾20毫克/升溶液进行消毒3分钟~5分钟,杀灭蟹种体上的有害病菌和寄生虫。投放工作应在3月底前结束。
四、种好草。在3月份要移栽或种植部分水草,水草以轮叶黑藻为佳,伊乐藻、苦草次之。多元化栽种水草,避免品种及分布空间的单一化,早期以种植伊乐藻,清明前后种植轮叶黑藻和水花生等,水草的总覆盖率控制在50%~60%左右为宜。水草种植应按“条式”或“井式”方式,形成几条规则的“水道”,以促进水体的流动。
五、铺好螺蛳。适时投放螺蛳和移栽水草在清明节之前要向池中投放螺蛳,因为螺蛳在清明前后繁殖。螺蛳既可作为河蟹优质动物性饵料,又有着净化养殖池塘水质的功能。但一次性投放太多容易造成水质太清瘦,青苔大量繁殖。因此,采取多次投放效果更好,可在清明前,每亩放螺150千克~200千克,然后在7月份~8月份再次投放100千克~150千克,将其均匀撒放在蟹池四周和浅水处,也可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进行多次投放。
六、投好饲料。春季气温回升较快,蟹种开食较早,摄食量随水温升高而逐渐增加,应及时投喂精饲料,并辅以15%~20%的粗饲料,按照由少到多的原则,投饵应掌握由少到多的原则。做到定时、定量、定质、定位投喂,以利于蟹种尽快恢复体质、生长脱壳,为取得高产、高效打好基础。注意:霉变饲料一律不得投喂。
七:清好青苔。及时清除青苔春季水温低、水质较瘦,适宜青苔生长,一旦青苔大量繁殖将会对河蟹生长不利。可采取以下方法清除:
⑴青苔少量出现时,可采取人工捞除或抬高水位,并使池水肥起来的办法,让青苔繁殖不起来;
⑵大量出现时,可使用青苔净等药物进行杀灭,但要避开河蟹的脱壳高峰。
八、防好疾病。河蟹疾病的防治,需要在“防重于治”的指导方针下,采用“生态健康养殖”的管理技术。蟹种下塘第一次脱壳后,全面使用一次杀虫药并消毒,一般可以用蟹净安、二溴海因等药物进行预防。河蟹每次脱壳前后,适时使用矿物质补充剂新硬壳宝或磷酸二氢钙,补充微量元素,以增强幼蟹体质,促进脱壳生长。5月份以后,河蟹吃食开始旺盛,可投喂内服中草药进行预防。
大闸蟹
相关文章- 长沙李女士 订购:25张 规格:1158元大闸蟹礼09-17
- 上海谷小姐 订购:97张 规格:1198元大闸蟹礼09-17
- 北京张先生 订购:40张 规格:1198元大闸蟹礼09-17
- 深圳陈小姐 订购:175张 规格:388元大闸蟹礼09-17
- 深圳李小姐 订购:68张 规格:1088元大闸蟹礼08-12
- 北京方小姐 订购:72张 规格:1198元大闸蟹礼08-12
- 上海陈先生 订购:105张 规格:1698元大闸蟹08-12
- 长沙杨先生 订购:40张 规格:818元大闸蟹礼08-12
- 阳澄湖大闸蟹直营连锁,只为最好!09-02
- 南瓜蟹美味益健康01-14
- 艰难行情,如何成就阳澄湖大闸蟹08-31
- 走进长沙地铁的阳澄湖大闸蟹礼券08-30
- 配送方式
- 货到付款城市及配送时间
- 款到城市及配送时间
- 配送费收取标准
- 订购热线
- 礼券售后服务热线